做广告投放时,经常会被一个问题困住:到底该看 ROAS 还是 ROI?有人说 ROAS 直观,能快速判断广告赚不赚钱;也有人说 ROI 才实在,能算出生意的真实利润。其实这两个指标从来不是 “二选一” 的关系,关键是搞懂它们的适用场景,再搭配合适的工具辅助分析,才能让投放决策更精准。
先搞懂:ROAS 和 ROI 到底差在哪?
简单来说,ROAS(广告支出回报率)和 ROI(投资回报率)的核心区别,在于 “算的账不一样”。
ROAS 的公式很简单:广告带来的收入 ÷ 广告花费。比如花 1000 元广告费,带来 5000 元销售额,ROAS 就是 5:1。这个指标的好处是直接、快速,能立刻看出广告投放的 “即时效果”—— 钱花出去,有没有带来更多的收入。对投放新手来说,盯着 ROAS 能快速判断一个广告组是不是 “赔钱货”,避免盲目砸钱。
而 ROI 的计算要复杂得多:(收入 - 所有成本)÷ 总投资。这里的 “所有成本” 不仅包括广告费,还得算上产品本身的成本、物流费、平台手续费,甚至人工成本。比如同样是 5000 元销售额,扣除 2000 元产品成本、500 元物流费、1000 元广告费,净利润是 1500 元,ROI 就是 1500÷(2000+500+1000)≈43%。这个指标的价值在于穿透 “表面收入”,看到生意的真实利润—— 毕竟广告带来了销量,但如果产品成本太高,可能卖得越多亏得越多。
投放不同阶段,指标侧重各不同
其实 ROAS 和 ROI 没有 “谁更好”,只有 “什么时候用更合适”。在广告投放的不同阶段,两者的优先级完全不同。
测试期:用 ROAS 快速筛出 “潜力股”
新账号冷启动、测素材或测定向时,最重要的是 “快速试错”。这时候如果纠结 ROI,很容易因为计算复杂而拖慢节奏 —— 毕竟连广告能不能跑出量、哪种素材能打动用户都不知道,先算产品成本反而本末倒置。
这时候 ROAS 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:通过批量测试不同素材、定向、出价,用 ROAS 快速锁定 “能带来高收入” 的广告组合。比如用 XMP 的广告批量创建功能,可以一键生成几十个不同变量的广告组 —— 同一素材搭配不同定向,或同一定向测试不同出价,短时间内就能覆盖更多可能性。投放后直接看各广告组的 ROAS,那些 ROAS 在 3:1 以上的组就值得重点关注,低于 1:1 的则可以果断关停,避免浪费预算。
稳定期:用 ROI 判断 “真赚钱还是假繁荣”
当广告跑稳了,有了固定的素材方向和人群定向,就该用 ROI 来 “盘盘总账” 了。比如某条广告的 ROAS 是 4:1,看起来不错,但如果产品成本占销售额的 60%,再扣掉物流和平台费,可能净利润所剩无几,甚至亏本。这时候如果只看 ROAS,很容易陷入 “卖得多、赚得少” 的陷阱。
这时候 XMP 的素材标签化报表就派上用场了。它能给素材打上风格、场景、卖点等标签,比如 “促销文案”“使用场景视频”“明星同款”,然后统计每个标签的 ROI 表现。比如发现 “促销文案” 的 ROAS 虽然不是最高,但结合产品成本后,ROI 反而比 “明星同款” 高 20%—— 这说明用户对价格敏感的素材,不仅能带来销量,还能保证利润。有了这个数据,就能有针对性地优化素材,多产出高 ROI 的内容。
两者结合:让投放既 “有量” 又 “有利”
真正高效的投放,是让 ROAS 和 ROI “强强联手”:用 ROAS 找到能带来流量和收入的广告,再用 ROI 筛选出其中真正能赚钱的,最后集中资源放大。
举个例子:假设通过 XMP 批量测试了 10 组广告,ROAS 从 1:1 到 6:1 不等。第一步先把 ROAS 低于 2:1 的 3 组砍掉,剩下 7 组看 ROI。可能其中 2 组 ROAS 很高(5:1 以上),但 ROI 很低(低于 10%),原因是素材主打 “高端感”,吸引的用户虽然愿意下单,但产品成本太高;另外 3 组 ROAS 中等(3:1 左右),但 ROI 超过 30%,因为素材突出 “性价比”,用户下单的产品刚好是低成本高毛利的款。
这时候的决策就很清晰了:对高 ROAS 但低 ROI 的广告,减少预算,只作为 “引流款” 维持曝光;对高 ROI 的广告,加大投放力度,甚至用 XMP 批量生成更多类似风格的素材,复制成功模式。这样既保证了广告的 “量”,又守住了生意的 “利”。
工具辅助:让指标分析更高效
不管是看 ROAS 还是 ROI,都离不开精准、及时的数据支持。如果手动统计,不仅容易出错,还会错过优化时机。这时候像 XMP 这样的工具就能帮上大忙:
-
批量创建 + 实时数据:快速搭建多组测试广告,实时查看各广告组的 ROAS,第一时间关停低效组,把预算集中到高 ROAS 的广告上。
-
标签化报表 + 成本联动:给素材、定向打标签,结合产品成本、物流费等数据,自动算出各标签的 ROI,一眼看清 “哪些广告真正赚钱”,避免靠感觉做决策。
其实,ROAS 和 ROI 就像广告投放的 “两面镜子”:一面照见广告本身的效果,一面照见生意的整体健康。不用纠结选哪个,而是在测试期用 ROAS 快速试错,稳定期用 ROI 深耕利润,再搭配工具让数据更清晰、决策更高效。毕竟对投放来说,能让广告 “既带量又赚钱” 的指标,就是最好的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