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

游戏买量进入深水区,两位资深游戏投手提出了突围“新方向”

游戏投放已经进入买量的深水区。随着入局者的增加,国内外游戏环境日趋复杂,不仅对厂商的资源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买量策略的精细化更是成为实现“降本增效”的突破口。

转眼间,2022年已接近尾声。

这一年来,游戏广告投放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:

版号数量少、用户红利见顶、监管趋于严格,素材玩法难突破、粗放式买量难以赢得用户增长,实现良好的持续留存。有广告主更是坦言:“今年比去年的买量成本大概多了2-3倍,真的很夸张了。”

加之今年媒体平台做出了一系列的更新迭代,让所有行业“同台竞技”,使得游戏买量市场在固有的格局之外,出现了新的对手以及变化。

然而,目前游戏行业的投放现状究竟如何?国内外游戏在今年的投放中呈现出了哪些特征和变化?游戏厂商和投手如何才能在接下来的投放中继续突围?

针对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,我们分别采访了两位国内、出海游戏甲方的投放负责人,希望能从他们的一线经验中给到大家答案和启发。

 

国内游戏投放:考核趋于严苛,

靠素材创新突围,消耗再创新高!

蓝夕,国内某甲方游戏的资深投手,从事游戏投放3年多,今年大概花了5千万。

在提及今年投放情况时,蓝夕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个字:难。

一个残酷的直观感受是,买量的成本已经接近公司的盈亏平衡点了。大家不得不从更高的视角来创新,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。

“创意衰退快”,是他认为最明显的问题。由于人口老龄化,智能机普及率触顶等因素,流量市场已进入了存量阶段,大部分目标用户已经被“洗”了很多次,导致他们对素材的敏感度降低。素材衰退的越快,后端成本也会变高。

另一方面,投放过程中质量、量级和成本之间的问题也越发尖锐。如果单点拆开来说,其实都很容易满足。

比如想要用低成本去拿量,投手肯定也能做到,但是背后引发的质量和量级问题,就没办法保证了。这三者之间其实是相互制衡的关系,而其带来的问题在今年看来更加突出。

令人意外的是,相较于目前大部分行业在预算上缩减的现状,蓝夕所在游戏公司今年在预算上却增长了不少。

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有了一些突破性的变化:在创意素材方面进行了“副玩法”的拓宽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投放中重度游戏的时候,增加一点休闲玩法,然后以休闲玩法为创意的宣传点做素材。

当然,挑战也是并存的。

这套玩法的根本目的,还是降低获客成本。所以于投手而言,虽然预算更加充分,但是成本的考核也更加严格。体现在日常考核中:成本被放在第一位置,随后是ROI,最后才看量级能不能放大。

在蓝夕看来,目前游戏投放行业已经处于很激烈的红海竞争中了,如何才能突围呢?蓝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善于挖掘机会点,买量投放精细化运营。

他建议可以往一些新的赛道上开拓,比如微信小游戏、游戏直播或者是在素材上的一些新玩法。

无论大厂还是小厂肯定都有机会,并不是体量决定了谁的日子好过,主要还是看模式,看公司有没有市场敏感度,能不能快速跟上,吃到一波红利。

但至于这个红利能够持续多久,还是需要市场的检验。有的红利是昙花一现,有的就能稳定持续,真正成为一种新模式。

一些新的流量场景,比如今年推出的微信视频号的投放,也是可以去尝试的一个方向。

同时,保持对媒体新功能的关注。比如今年腾讯这边推出了游戏行业投放端、新动态创意、注册-首日 ROI、视频号投放等新能力;字节也有巨量引擎投放2.0、允许微信小游戏的投放等变化。

另外,蓝夕也提到:使用运用第三方的提效产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,能够拉开彼此间差距的思路。

因为降本增效一定是未来长期的主题,所以就需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,除了提升效率,更需要提升投放效果。

比如蓝夕就介绍到在他们的日常投放中,会使用热云数据的AdsDesk,帮助他们解决批量创建计划、对素材进行深度分析、精细化统计数据等问题,提升了投放效果,也提高了人效。

能够弥补很多媒体平台的不足,而这些努力也是为了契合当下降本增效、精细化运营的主题。

同时,蓝夕还提到目前媒体方一旦出了新功能,投手们其实是没办法在批量搭建的计划中去实际运用的。

而AdsDesk这样的第三方工具,就能很快通过创建API和国内头部媒体平台深度打通,让投手们在批量创建中也能运用到这些新功能,提升投放效率的同时,也能吃到新功能的红利。

关于投手如何应对后续行业的发展,蓝夕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:

首先,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,多多关注新赛道新产品;

其次,在创意上更加下功夫,因为目前影响买量效果最大的还是在素材;

另外,提升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,对于各个指标要关注得更深一点。优秀的投手不能只是结合投放平台给出的数据去看,还要结合到产品运营层面的深度数据。

比如甚至会看某类素材带来的用户,他们在产品中各个节点的流失情况,判断是否属于正常的用户行为,然后才会分析ROI。

此外,我们在日常分析数据中,一定要将数据和产品结合起来,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某一个数据。而借助AdsDesk就能打通监测数据闭环,助力投放深度优化和广告调整。

最后,在谈到今年最焦虑的事情,蓝夕还是坦言投放方向过于单一,职业发展上存在瓶颈,甚至身边不少朋友面临被裁的命运。

比如直播带货及海外的投放,无疑都是热点,但他就没机会学习和实践。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投手,面对变化是工作常态,要始终保持学习,保持开放,只有这样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
 

国外游戏投放:

投放有巨大增量空间

靠工具不断打破瓶颈

 

磊哥,哇哇鱼资深投手,负责出海游戏投放,从事海外游戏投放2年,今年花了3个亿。

随着国内游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越来越多厂商选择出海或者加大出海力度,他们正以更成熟的姿态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,成为广告投放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。

哇哇鱼是目前国内发展速度较快的一家海外游戏发行公司。在谈及目前海外游戏的买量现状,磊哥提出了两点明显的变化:

第一,从买量平台的角度来看,大媒体依然是核心,但视频渠道也在崛起。大媒体是指Google、 Facebook 以及TikTok ,其实今年Kwai也在加速自己在海外的商业化。

但同时,伴随着这些大平台的投放政策越发严格,导致在这些平台上买量时,成本其实都在逐年上升的。对于发行方而言,就需要寻找新的流量洼地。

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各大中小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虽然比不上大媒体,但是这些平台在某些品类上的量其实也是不小的。因此,目前海外游戏的投放平台逐渐变成了“3+N”的模式,也就是Google、 Facebook 、TikTok 和其他渠道。

其中,视频渠道是出海厂商不可忽视的买量阵地。视频渠道的中长尾流量资源与头部媒体相近,但分成比例相对更低、可以采用固定CPI出价,因而更具成本优势。其中,Mintegral 就为哇哇鱼带来了很好的增长效果。

得益于其无缝衔接的服务团队,哇哇鱼能快速调整优化买量策略,实现更高增长。

在 AppsFlyer 最新一期的《广告平台综合表现报告》中,Mintegral 就成功跻身全球、全品类留存指数榜双端实力榜第 3,在安卓端仅次于 Google Ads 与 Meta 两大巨头,可见为什么需要重点关注这个渠道。

第二,买量的地区变化明显,T3优质逐渐显现。美国等 t1 国家是很多厂商初期的买量重点地区,但是随着这些地区竞争加剧,买量成本抬高,大家的买量重心很明显都在转向t3国家。

而目前南美和印度成为最明显的两个增量地区。一方面,这两个地区人口众多;加上这几年所在地区的互联网设置基础跟上来了,所以成为目前海外游戏买量的香饽饽。

虽然目前大家对海外市场普遍看好,但磊哥也提到,目前投放的难点也不少:

首先是平台方的政策。海外很多平台对于投放的品类和素材是有严格要求的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放。

其次是投放策略。相比于国内投放渠道集中,海外的广告平台数量众多,渠道丰富,其投放策略也是截然不同的。加上目前海外广告投放平台在智能化方面比不上国内,所以非常依赖投手自己的投放策略。

第三点就是素材创意。这其实和国内的投放难点是很相似的,因为目前海外游戏的投放激烈,导致整个行业的买量成本极速上升。

由于平台分散、政策严苛、国内外投放模式差异,市场上出海的第三方工具一直比较少。但对于以哇哇鱼为代表的出海厂商来说,正因为有以上挑战,对于第三方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。其中,磊哥提到他们也是通过一个名叫XMP 的出海智能投放工具解决以上难点。

其中,磊哥也分享了一些他们实践过的经验:

首先,面对不同平台的规则,一定要尊重规则、迎合平台,不要跟平台去做对抗。比如某些社交产品,在投放时ROI很高,但是像 Facebook 这类平台其实是极度反感这些品类的。只要违反政策的,都会被关联下架。

同时多和媒体平台们保持高频的沟通,去配合他们做一些新的尝试,往往能够少走很多弯路。

其次,针对投放策略的问题,本质还是一个精细化和专业化运营。最主要的就是善于总结不同品类,在不同渠道的投放策略;同时让投手更加专业,不需要什么都懂,只要能够深耕某一个垂直领域,那他的价值就会很大。

但对于投手个人素质来说,类似上计划、切换账号这种繁琐机械化工作,只会占用他们时间,难以让他们成长。学会利用工具的力量,能有效帮助

而在素材制作的时候,尽量保持素材标准化。比如通过替换、衍生不同素材的不同模块,素材的利用率或重复利用率效率会极高。

最后,针对第三方平台的工具问题,哇哇鱼的解决方式也很简单,但凡能够提升投放效率的第三方平台,都会直接去购买。

在一定程度上,哇哇鱼之所以有这样快的发展,也是得益于这些第三方工具的帮助,对于很多公司而言,这样的工具是很重要的“辅助”。

当然,磊哥也提到目前哇哇鱼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在于数据的贯通,他们有自建的BI系统,再和XMP一站式跨渠道智能投放工具相结合,在精细化投放的过程中效率极高,整个搜索的速度或展现的逻辑都非常的棒。但对于90%的发行而言,想要自建BI系统这种方式其实并不现实。

一方面,需要时间投入,至少需要两到三年。同时,也要投入两到三千万才有可能做出来。所以想做这样一套东西其实是有很高的门槛。

因此磊哥也建议,如果没有能力自己去做 BI 系统,其实可以花一点钱去买一些第三方的工具,比如类似于XMP这样的第三方工具,它也有BI系统的功能。

同时也支持投放过程中批量创建计划、上传素材,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,投放中的各个重要环节都会兼顾到。在提升投放效率和效果方面是不错的选择。另外,它的成本也是比较可控的,所以还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办法。

据了解,这两年也有不少投手转战海外,或者有想要尝试的念头,对此磊哥也对想要不断进阶投放的小伙伴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:

(1)一定要重视素材的重要程度。因为现在随着系统越来越智能化,以后耗费人力的事情一定会被工具解决。加上后续广告平台的策略会越来越趋同,所以对于投手来说,一定要重视对于素材的理解和创新,否则到后面只会是扮演工具人的角色。

(2)胆大心细,敢花钱。首先,敢不敢花钱其实是判断一个投手能力的重要依据,比如投放海外游戏,一天花到 1 万美金,意味着这个人要么投过头部的产品,要么在全渠道投放某款产品。

而这也意味着投手对于很多的平台都有自己理解,或者是做了爆款的素材。

胆大的具体表现就是考验投手敢不敢放预算和提价,比如他们之前出过一些同类型的产品,同样的一个渠道,不同投手的消耗量级能相差5倍之多。

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——细心,因为投手就是一个花钱的岗位,只要每次操作错误,就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,所以心细是必备的素质。

但是,在面对丰富的投放渠道、繁杂的投放数据,仅仅依靠人工的力量不仅具有不确定性,投放的效率也是比较低的。

因此,借助XMP这一类的智能投放工具赋能,就能帮助投手实现对素材的精细化管理、素材效果分析,从策略思维层级来优化买量效果。

而通过SDK广告平台精细化运营、AI盯盘自动化托管广告等功能,也能将投手从繁琐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,降低投放中的“不确定性”,从而将精力投入到创意素材这些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。

 

总结

 

在当下,无论是国内还是出海游戏,买量已经成为游戏厂商必备的“硬技能”。

如何能够保障高效流量获取?如何才能提高留存,锁定高价值用户?如何才能平衡变现模式,有效提升收益?这些问题的答案,其实都藏在蓝夕和磊哥的言语之中,即投放策略的精细化。

包括在素材上挖掘新的玩法、深挖投放各个环节中的数据,针对投放数据及时调整策略。

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游戏的投放,在后续的买量过程中,除了在素材上继续突破,制定更加专业化的投放策略,善于借助第三方工具提效赋能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。

热云数据正是基于投手提效需求的深刻洞察,分别提供国内跨渠道智能投放工具平台AdsDesk、一站式跨渠道智能投放工具XMP,不仅能够弥补人力、媒体平台的不足,也能极大提升投放效率和投放效果。

据介绍,AdsDesk作为一个专注于国内的智能投放中台型工具,不仅能够帮助广告主在投放中模块上进行赋能,比如批创盯盘、资产管理等,也集成了投手所需的提效产品,打通了投放的整个链路,包括素材选取、查看以及投放数据指标监测等功能。

其优秀的技术架构体系更是获得了国内某头部生鲜电商App的认可。

而在售后服务部分,AdsDesk也具备7*24小时,5分钟的响应机制。即使是在节假日,也会有各个负责人轮值,帮助客户高效地跟进、解决各类问题。

目前AdsDesk已经全方位覆盖到各个行业,广泛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业务场景。不仅学习门槛低,易上手,对于后期的使用成本来说的话,也是非常低的。

而专注于海外买量的XMP,则通过解决出海难起量、低效等痛点,成功俘获了以中手游、雷霆游戏、EYEWIND等出海大厂为代表的心。

对于媒体平台来说,他们更侧重于提升平台自身的投放能力,而鲜少为广告主所考虑。

以XMP为代表的第三方工具则能真正站在广告主的角度,从UA团队的使用体验出发,为客户开发各种功能,可以更好地辅助出海广告投放。

定制化程度更高的XMP对于媒体平台的极大补充。例如XMP就能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需求,开发如批量推送视频素材至 YouTube 频道的功能,大幅度提升在Google上的投放效率瓶颈,节省大量时间。

同时,媒体平台只能查看媒体自有指标,无法查看三方归因数据平台的统计指标。对于媒体平台和三方归因数据之间的割裂,XMP也给出了自己的解法:连接三方和变现平台,打通买量变现数据,精准分析 ROAS 指导投手更好地买量优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XMP在SDK广告渠道部分理解也颇深。比如流量池功能就是一个亮眼的设计。这些渠道以前都是靠算法跑,不过在XMP的帮助下能看到更多流量信息,从而精准调整优化。

第三方工具的推出并非是为了取代投手,而是提升效率,协同工作。在有了第三方工具之后,可以更加方便投手把精力聚焦在计划的关键调整,以及对优质素材探索等核心动作之上,从而将批量完成的基础化操作都交给智能系统。

而且像热云数据的AdsDesk、汇量科技的XMP等工具配有强大的数据分析报表,可以帮助广告主在投放的过程中拥有更加全局的视角,弥补单一媒体平台的局限,打通投放链路,进而提升效率、优化效果,降低广告投放门槛,为广告主释放人效压力,实现拓量增长。

营销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趋势,这些动作也更加符合逐渐变得更“卷”的买量市场的发展趋势。期待2023年,国内外游戏投放能够在投放上继续突破,获得更加亮眼的成绩。

分享文章
上一个
制胜美国市场!起底渠道选择、创意优化起量全攻略
下一个
出海下半场,需要广告投放新思路 | 出海 ing·2022年终特辑
最近修改: 2023-11-08Powered b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