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8日,由XMP、Meta、StoReel、株式会社XIN GLOBAL LAB、扬帆出海、短剧内行人、热力引擎、小五兄弟等行业伙伴共同举办的“短剧出海正盛 「内容 + 买量」增长策略谈”线下沙龙在杭州圆满结束。
本次活动吸引了超过200+行业从业者到场,现场座无虚席,嘉宾分享干货满满,互动交流氛围热烈,参会者围绕短剧出海话题积极提问、分享经验,成为近期短剧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线下交流盛会。

2025出海短剧洞察与趋势
Meta 大中华区业务总监 Justin Du

大中华区业务总监 Justin Du 分享了《2025出海短剧洞察与趋势》,他围绕 2025 年短剧出海的市场洞察、区域机会及创意策略展开,结合 Meta 平台数据与实战案例,为出海从业者提供趋势判断与落地指南。
他首先提到,2024 年短剧行业同比增长 26 倍,增速远超有声书(+3 倍)、网文、游戏等品类;2025 年海外短剧规模预计达 32 亿美元(同比 + 200%+),2027 年将反超中国成为全球核心增长源。
在短剧出海重点区域中,美日领跑、新兴市场潜力凸显。美国作为全球头部市场,2024 年广告支出增长 6 倍,Meta 平台优势显著,Instagram 广告支出份额增速领先。日本 2024 年增速 29 倍,2025 年规模预计 4.8 亿美元(同比 + 85%),占全球 15% 份额、非英语区收入超 33%,Meta 系平台(尤其 Instagram)是用户获取、分享短剧信息的首选。
在创意策略的最佳实践层面,他指出通过以下2个方法可有效提升投放效果。
打造陪伴式内容(Hype Friend),以增强用户互动与转化
陪伴式内容已成短剧营销新趋势,80% 观众通过此类内容发现新兴趣。“Hype Friend(气氛担当)” 可通过解说剧情、实时反应、表情传递情绪增强代入感,典型案例 Sereal + 借此实现 ROAS 提升 2.37 倍、CPA 降低 60%。制作时需注意:所有素材加字幕,总结类静音原片、反应类用简短台词(如 “Oh my god!”)、表情类突出夸张情绪,布局可选分屏式、嵌入式等。
爆款挖掘机:盘活存量内容,延长生命周期
针对短剧应用 “内容库庞大但利用率低” 的痛点,“爆款挖掘机” 借助 Meta 第一方数据 + AI,筛选与趋势匹配的高潜力旧剧(如匹配 “怀旧复古”“自信女性” 等标签)。案例显示,DramaBox 用其实现 CPA 降低 62%、ROAS 提升 3.3 倍;NetShort 达成 CTR 提升 35%、ROAS 提升 1.4 倍,有效填补新剧空档期。
短剧出海广告投放提效攻略
XMP 产品运营总监 屈俊星

XMP产品运营总监屈俊星结合实战经验,从市场趋势、投放现状、核心痛点、解决方案等四大维度,为出海开发者拆解短剧广告投放的增长逻辑。
从市场规模与竞争来看,2025 年 Q1 海外上架短剧应用超 120 个,同比增超 120%,赛道竞争虽烈但头部未稳,新玩家仍有机会跻身下载榜 Top 10。在投放关键维度上,头部短剧应用 70%-80% 的下载靠付费投流,海外买量成本占收入 50%,远低于国内的 80%-90%。
内容端,译制剧占海外市场 80%-90%,但 2025 年 4 月本土剧去重素材量(23.4 万)高于译制剧(19.1 万),且本土剧成本(18 万 - 25 万美元)远高于译制剧(1000-6000 美元)。此外,AI 赋能显著,译制 1000 分钟剧集最快仅需 12 小时(人工需 7-15 天),成本较人工下降超 15 倍,覆盖内容制作与广告投放环节。
当前短剧出海广告投放面临四重核心挑战。
一是素材管理难,海量素材难筛选高效内容;
二是效果衡量难,自动投放数据 “黑箱化”,转化流程长的产品归因难;
三是预算与 ROI 压力,自动化易 “盲目花钱”,转化未增则压缩 ROI;
四是媒体政策适配难,需实时跟进媒体动态,避免错失流量红利。
他指出,破解痛点的关键是搭建智能买量中台,实现 “数据-效率-素材-智能” 四维优化。
数据维度
整合全渠道投放数据(如花费、展示)与广告层级属性(如出价、预算),提供 ROAS、LTV 等回收数据,还能呈现优化师人效数据,为投放决策提供支撑。
效率维度
借助媒体 API 可按 “国家 - 版位 - 出价 - 素材” 组合批量创建广告(如针对西班牙语用户分区域设置出价),同时支持批量调优(关停低表现广告、调整预算等),减少重复操作。
数据维度
支持素材多级分类存储、多人协作与标签化管理,打通投放数据,还能记录素材审核状态与生命周期,助力挖掘爆量素材。
智能维度
AI 助手可实现 7*24 小时预警、自动放量、止损等功能,替代大部分重复性工作,同时通过标签报表智能分析投放维度,自动打标签生成实时看板。
日本短剧市场的现状与变化
株式会社XIN GLOBAL LAB 创始人 竹内欣

接着分享的是株式会社 XIN GLOBAL LAB 创始人竹内欣,她聚焦日本短剧市场现状、用户特征,以及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剧本、选角、制作、合规等核心挑战,并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。
日本短剧市场正加速扩张,2024 年总产值逼近 1000 亿日元,预计 2026 年突破 1530 亿日元,规模将比肩日本全年电影票房,当前处于 “内容供不应求、平台跑马圈地” 阶段,但市场 “慢热” 且与中国在商业习惯上存在差异,构成出海壁垒。
日本短剧本土化面临多维度难题:剧本有翻译文化错位、题材同质化及行业习惯差异;选角存在中日审美不同、经纪公司限制多、档期排期久、法规约束严且演员涨价问题;制作上东京场地成本高且需 “原状复旧”,美术置景、服化需贴合日本偏好,片场文化有特殊要求且受法规管控;合规版权层面,音乐同步权申报周期长,演员易漏签肖像权条款,易导致上线延期或下架。
针对挑战可从四方面突破:
- 剧本采用 “在日华人翻译 + 日本编剧 + 导演” 三轮审核;
- 选角签约专属艺人、提前排期;
- 制作整合产学官资源(如用福冈场地,成本为东京 40%-60%)、严控美术服化细节、制定中日融合的片场 SOP;
- 合规上提前锁定 BGM 清单、签 JASRAC 框架合同(10 天拿证),明确演员肖像权条款。
短剧流量密码拆解
短剧内行人 创始人 颜敏

短剧内行人创始人颜敏在《题材锚点” 到 “剧情羁绊” 短剧流量密码拆解》中,围绕短剧出海的热门题材、区域剧情反转设计及文化适配要点,结合案例与数据提供实操指南。
他指出,海外短剧按内容基因分本土剧与译制剧,译制剧以中国短剧为基础改编,成本低、上线快但易有文化冲突,在东南亚接受度较高;本土剧由海外团队原创,更贴合当地语境,欧美偏好其超自然题材,且本土剧热度上升、译制剧在英文榜占比下降。按受众分女频与男频,女频占投放热值超七成,以甜宠、霸总为主,核心受众为 25-45 岁女性;男频聚焦逆袭、黑帮等。
他提到,海外短剧有高频反转式、身份 / 命运二元对立式、嵌套反转式三种核心结构,以高频次、强冲突满足 “即时爽感”。区域观众偏好不同:欧美喜欢 “慢燃型” 反转,重逻辑与视觉奇观;东南亚追求 “瀑布式” 密集反转,需足够肢体冲突;中东受宗教约束,反转设计有 “三不原则”。头部团队已用盲点设置、情绪驱动等标准化手法,结合 AI 通过符号替换、冲突转化等适配区域需求。
他指出,文化适配是短剧出海关键,72% 观众因文化理解障碍弃剧,需从三方面落地:
- 符号适配采用 “替换 + 融合”,欧美爱超自然符号,东南亚借普世议题传播;
- 价值观适配遵循 “三阶法则”,纯翻译内容转化率远低于本土化作品;
- 语言适配靠 AI 提效,搭配人工润色避陷阱。此外,Insightrackr、XMP 等工具可辅助监测与投放提效,短剧出海需做好题材选择、反转适配、文化落地并善用工具,才能突破壁垒实现共鸣。
短剧出海破局与增长新范式
StoReel 业务增长负责人 揭恭庆

StoReel 业务增长负责人揭恭庆以《破局与增长:短剧出海生态的演进与“AI+”战略新范式》为题,聚焦短剧出海行业进化趋势进行分享。他提到,当前短剧出海市场虽保持强劲增长,但竞争格局深化,买量成本渐涨、市场趋于成熟,粗放式增长已难持续,精准化投放与精细化运营成为主流。
目前行业面临三大核心痛点:
一是爆款率低且内容迭代慢,单部爆款剧放量周期仅数天,难以支撑大盘稳定;
二是新剧测出率低时,缺乏优质老剧补位,导致用户量与收入快速回落;
三是产品体验单一,过度依赖内容更新,用户流失率高,LTV 天花板明显。
在此背景下,如何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、提升高成本获客的留存与变现能力,成为平台竞争的核心焦点。
他指出,AI 已深度融入短剧出海全产业链,举例而言:投放端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投放效率;内容端实现智能本地化翻译(如字幕、配音);素材端借助 AIGC 快速生成图文、视频、脚本;制作端探索 AI 原生短剧与动态漫,大幅提升产能、降低成本。在提升效率的同时AI也在推动着产品模式的创新。
未来StoReel将沿着四个方向推进短剧出海与 “内容 - AI” 生态建设。首先是 IP 矩阵扩张,在丰富的自制剧IP库基础上,打造庞大的 AI 角色矩阵;其次是虚拟世界构建,通过搭建跨越剧集的 “虚拟世界”,实现角色互动与沉浸式 “剧情宇宙” 体验;在体验极致个性化方面,通过赋能个性化剧情、情感陪伴、用户二创,彻底重塑内容消费形式;最终目标是与全球用户建立长线情感连接,形成自我演进的 “内容 - AI” 共生生态,构筑坚实竞争壁垒。
拆解短剧Web端高效能获客机制
热力引擎 资深产品经理 刘柏良

热力引擎资深产品经理刘柏良分享了《2025年下半场,短剧Web端高效能获客机制》内容。他提到,在 Web 端用户获取上,W2A(Web to App)已成为主流投放形式。它既契合海外用户用浏览器访问的习惯、覆盖更广泛潜在用户,又能通过深度链接缩短应用内转化路径,还可规避部分平台限制与账号封号风险,同时凭借定制化落地页适配不同市场支付合规要求,解决跨境支付问题。
在投放策略上,投放按 “素材-广告组-计划-账户” 分层推进,持续测试并二创优质素材、关停低效广告组、按稳定计划复制搭建新计划,同时多账户并行规避风险;数据回传则通过多条件筛选高价值用户行为(如付费次数、金额等)或配置复杂规则,辅助渠道精准锁客,还能打包设备人群包定向拉活,提升投放精准度。
在全链路变现运营上,他指出,变现运营以分层运营为核心,平衡留存与收益。主要有免费变现(IAA,占市场 60% 以上)、内购付费(IAP,占 38%)及混合变现(IAA+IAP)三种模式。
针对不同用户群体,他提到,可借助热力引擎为不同特征用户设计精细化的运营策略。
- 羊毛党侧重广告变现并通过 AB 测试找 “变现 - 留存” 平衡,付费用户按频次分群后为高价值用户定制内购活动。
- 大 R 用户则结合行为特征制定专属策略;同时借助分布分析与 DMP 设备撞库描绘人群画像,联动多角色打通公域归因与用户运营,实现全链路付费增长。